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综合 > 政府组织 > 正文
原州区人民政府

原州区人民政府 www.yzh.gov.cn

  • 网站名称:原州区人民政府
  • 网站分类:政府组织
  • 收录时间:2022-04-05
  • 网站地址:www.yzh.gov.cn

进入网站 查询SEO                      百度权重:         移动权重:

“原州区人民政府” 网站介绍

名称:原州区,www.yzh.gov.cn

分类:政府机关

网站描述:

介绍:原州区首页:www.yzh.gov.cn

是宁夏南部山区中心城市。原州区是固原市政府所在地。

原州区政府。旅游景点,固原,扶贫工作,原州区。

节庆活动/原州区

路神生日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历史沿革/原州区

固原县古称大原、原州。明正统十年(1445年)置固原巡检司,以“故原州”之名,“讳故而改固”得名。

战国时为秦北地郡乌氏、朝那两县辖地。乌氏县为宁夏地区建置最早的县。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北地郡,置安定郡,郡辖21县,郡治高平。十六国时,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在高平县自立为大夏天王。南北朝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在今固原置高平镇,后又改高平镇为原州,领高平、长城二郡。隋为平凉郡治。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平凉郡为原州。天宝元年(724年)为平凉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原州治。宋以故原州城置镇戎军,属陕西路。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改镇戎军为镇戎州。元至元七年(1270年)镇戎州与原州合并改置镇原州,后又改置开城府,开城路;成化五年(1469年),为固原卫治;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固原州治,又为固原镇治。清置甘肃省,固原州划属甘肃省。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领海城(今海原)、平远(今同心)二县及硝河州判、打拉县丞。

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固原直隶州,改置为固原县,属甘肃省泾源道,之后又改属甘肃省平凉专区。民国25年(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自陕北西征进入固原县境,在以庙儿掌为中心的地带,成立了固北县苏维埃政府。1938年,固北县撤销。1943年,甘肃省在固原、海原、隆德、静宁、会宁五县边界地区设置西吉县,划固原的硝河、张易等乡村归西吉县。

1949年8月,固原解放,隶属甘肃省平凉专区。1953年,甘肃划平凉专区的固原县及定西专区的西吉、海原两县,组建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1955年11月改称西海固回族自治州,驻固原。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撤销,其辖地划入宁夏。宁夏在此设立固原专区,后又改称固原地区,固原县属其管辖,地区行政公署驻故原城内。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划固原县东部15个人民公社成立彭阳县。

2001年7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固原地区和固原县,设立地级固原市和原州区。以原固原县行政区域为原州区的行政区域。

20世纪初,固原州所辖海城(今海原)、平远(今同心)两县及硝河州判、打拉县丞外,州直接管理的地域有6里3堡(兴上里、兴下里、东昌里、永丰里、在城里、固原里,厅山堡、厅川堡、县归州堡)和5监1屯(清水监、万安监、黑水监、开成监、广宁监,固原屯)。

民国初年,废州改县,固原县行政区划沿用了清时的里堡制,废除了军屯牧地的监屯。民国十八年(1929年)实行区、村制,全县设6个区,即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和万安区。1934年,改区村制为乡镇保甲制。全县设附郭镇1镇和大营、张易、硝河、柳营、三营、七营、城阳、草庙、万安等9乡。1936年,设区管乡镇,先设为5个区,后调为4个区。1940年,实行新县制,裁区,划小乡镇,原10个乡调整为城关、王洼、三营、七营、蒿店、黑城等6镇和大营、城阳、万安、大湾、张化、张易、硝河、头营、李俊、附郭等10乡。1943年,硝河乡划归西吉县。1944年,李俊乡划归海原县;海原县的杨郎镇划归固原县。经此调整,全县共辖7镇8乡。后增置4个区管乡镇,其中*区辖城关镇、附郭乡、大营乡,共30保;第二区辖王洼镇、城阳乡、万安乡共23保;第三区辖蒿店镇、大湾乡、张化乡、张易乡,共30保;第四区辖杨郎、三营、七营、黑城4镇,共27保。

1949年8月,固原县解放。全县重新调整为1市,12区,79乡,291村。城关市驻县城,辖5个街;附郭区驻杨坊,辖11乡;大营区驻彭堡,辖6乡;张易区驻张易,辖7乡;大湾区驻大湾,辖6乡;王洼区驻王洼,辖7乡;三营区驻三营,辖6乡;黑城区驻黑城,辖6乡;杨郎区驻杨郎,辖6乡。

1950年1月,大湾区驻地迁至开城,更名为开城区;附郭、杨郎、黑城3个区撤销,其所辖各乡分别划给三营、七营、大营和开城区。各区辖乡也做了一些调整。此时,全县辖1市、9区、5街、71乡。城关市及张易、张化、蒿店、王洼4个区所辖的5街26乡未变动,即城关市辖鼓楼、解放、东关、同仁、过店等5街;张易区辖张易、毛庄、大湾店、骆驼巷、闫关、观音、什字路等7乡;张化区辖新集、马洼、沟口、上蔡、锅庄、夺底、任河等7乡;蒿店区辖蒿店、瓦亭、峁堡、东山坡、什字等5乡;王洼区辖王洼、店洼、罗洼、石岔、交岔、草庙、河岘等7乡;城阳区在原有阳洼、上洼、杨坪、海巴、上王、野王等6乡的基础上增设了陈坪乡,共辖7乡;开城区辖开城、新庄、大湾、牛营、青石、郭庙、万崖(自附郭区划入)和廿里铺(新增置)等8乡;大营区原辖6乡中,撤销硝口乡,保留吴磨、蒋口、彭堡、堡黎、中河5乡,划入原附郭区的海坪、沈河、上营、明庄、大堡、十里及原杨郎区的石羊、头营乡,新增置了杨中堡乡,共辖14乡;三营区在原辖6乡中,撤销红城、河南2乡,保留老三营、新三营、白垧、铁家沟4乡,由原杨郎区划入杨郎、三岔、大白山3乡,由原黑城区划入黄铎堡乡,新置了杨河乡,共辖9乡;七营区原辖6乡中,撤销了北嘴、张堡、砖窑3个乡,保留双井、七营、四营3个乡,由原黑城区划入黑城、苋麻2乡,新置马莲、南坪2乡共辖7乡。4月,将王洼区的店洼乡改由县直辖。

1953年1月,城关市改为城关区,所辖5街以原名改为乡;增置中河、大湾、礼拜寺、孟塬、炭山5个区;店洼乡划归新成立的礼拜寺区。此时,全县辖15区,乡由71个调整至125个。

1954年6月,张易区的什字路、官堡、尉湾3乡划归西吉县。

1955年5月,平凉县安国区第五乡的吊川村划归固原县。

1956年5月,将七营乡秦家滩村12户划归海原县。11月,撤销七营、中河、大湾、礼拜寺4个区,七营区并入三营区,中河区并入大营区,礼拜寺区并入张化区,大湾区并入蒿店区;孟塬区更名为草庙区;城关区改为城关镇,所辖的5个乡改为居民委员会;10个区所辖的乡由120个调整为72个。

1957年5月,将张易区中寨乡的大小刺沟、菜家沟17户划归西吉县管辖。

1958年3月,将城阳区民乐乡陈坪社209户划归西吉县;镇原县将张岘乡和平社62户划归固原县。4月,撤销大营、开城两区;大营区的吴磨、石羊2乡划归三营区,十里、张洪、彭堡、西梁、中河5乡改为县直属;开城区的青石乡划归蒿店区,开城、团结、羊坊3乡改为县直属。8月,将蒿店区的什字、胜利2乡合并为什字乡;将三营区的黑城、苋麻2乡合并为黑城乡。全县辖8区、1镇、70乡,5个居民委员会。

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撤销区、乡建制,组建为政社合一的42个人民公社。两个月后,调整合并为21个,即城郊、三营、七营、张易、新集、开城、炭山、寨科、河川、罗洼、官厅、双井、交岔、什字、彭堡、冯庄、孟塬、草庙、古城、城阳公社。

1961年5月,撤销城郊公社,增置西郊、南郊、中河、头营、杨郎、黑城、彭阳、红河、沟口、小岔、大湾、蒿店、川口13个公社,全县辖33个公社。设立三营、彭阳两个区级办事处,分管22个公社。三营区办事处管理三营、头营、杨郎、黑城、七营、炭山、双井、寨科8个公社;彭阳区办事处管理彭阳、古城、新集、川口、庆岔、王洼、罗洼、小岔、冯庄、草庙、孟塬、红河、城阳、沟口14个公社;其余西郊、南郊、开城、大湾、什字、彭堡、张易、河川、官厅、蒿店、中河等11个公社属县直管。

1963年4月,撤销两个区级办事处,设置三营、王洼、彭阳3个区公所。恢复城关镇建制;增设红庄、黄铎堡两个公社。三营区辖原三营办事处管辖的8个公社和新置的黄铎堡公社共9个公社;彭阳区辖原彭阳办事处管辖的川口、古城、沟口、新集、红河、城阳、彭阳7个公社;王洼区辖原彭阳办事处管辖的其余7个公社;县直管的公社增加红庄公社,共12个。

1973年8月,成立城郊片办公室,统管原由县直管的12个公社和城关镇。1976年10月,城关镇划归县直管。

1980年3月,三营区增置高台公社;王洼区增置石岔公社。12月,城郊片该置为城郊区。

1983年1月,什字公社更名为什字路公社;双井公社更名为甘城公社。10月,划固原县彭阳、王洼两区的15个公社置彭阳县。同年,公社体制改革,所有公社改设为乡。

1984年9月增置马渠、程儿山2乡。11月,撤销城郊、三营两区。

1986年1月,三营乡改置为三营镇。至此,全县共辖城关、三营2镇和蒿店、什字路、大湾、开城、张易、红庄、南郊、西郊、中河、彭堡、头营、杨郎、黄铎堡、黑城、七营、甘城、炭山、高台、马渠、寨科、官厅、程儿山、河川等23乡。 (*资料出处:《宁夏现代政区变迁沿革》,冯茂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银川)

2000年,固原县辖5个镇、20个乡。总人口470741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62411三营镇26797什字路镇12808七营镇25262黑城镇34851西郊乡18926南郊乡20788开城乡15654张易乡26075红庄乡18754大湾乡14523蒿店乡7888彭堡乡25138中河乡23377河川乡14228官厅乡5271东郊乡14749头营乡20468杨郎乡25542甘城乡7596炭山乡14810寨科乡11931黄铎堡乡16430高台乡3459马渠乡3005(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3年,将原州区的大湾乡、蒿店乡、什字路镇划归泾源县。

2003年7月25日,原州区召开行政区划调整接转仪式暨总结大会,标志着原州区乡镇区划调整正式划定。原州区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从6月15日开始,7月18日自治区政府批复了原州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原州区原有乡级行政建制22个,其中建制乡18个,建制镇4个,共有村委会229个,村民上组1397个,城镇社区居委会17个。按照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原则及要求,将22个乡镇合并为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即8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七营镇、黑城镇、炭山乡、官厅乡、中河乡、河川乡行政区划、政府驻地保持现状,彭堡乡改设为镇,行政区划、政府驻地保持现状。高台乡和甘城乡合并为甘城乡,马渠乡和寨科乡合并为寨科乡,黄铎堡乡和三营镇合并为三营镇,杨郎乡和头营乡合并为头营镇,东郊乡和西郊乡合并为清河镇,红庄乡和张易乡合并为张易镇,南郊乡和开城乡合并为开城镇。撤销城关镇,成立中山街办事处。撤并后除了官厅乡外,各乡镇人员都在1万人以上,人口最多的头营镇达到5.1万多人。经济概况/原州区

2012年,原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67.8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1.%。其中,*产业增加值10.9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17.8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11年的17.7:25.7:56.6调整为2012年的16.2:26.3:57.5,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10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同比2011年增长26.7%。

201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1.9%,涨幅较上年下降5.7%,比全国水平低0.7%,比全区水平低0.1%。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四升四降”态势。其中,食品上涨5.1%,烟酒及用品上涨2.4%,衣着上涨4.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下降0.3%、0.8%、0.5%和2.8%。

2012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242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35.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0169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34.8%,税收收入完成12039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14.9%。地方财政总支出23.6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3.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2.9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1%,财政支出向民生保障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为4.45亿元、3.88亿元、1.31亿元和6.79亿元,四个行业财政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达69.6%,分别增长4.4%、32.2%、16.4%和67.7%。

*产业

2012年,原州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9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8%。其中,农业增加值8.01亿元,增长5.5%;林业增加值0.24亿元,增长7.8%;畜牧业增加值1.92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0亿元,增长11.7%。

2012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70.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1万亩,同比2011年减少4.3%。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其中夏粮种植面积20.6万亩,同比2011年下降30.5%,秋粮种植面积65.5万亩,同比2011年增长8.5%;粮食总产量达到18.48万吨,创近10年以来的*水平,同比2011年增长8.6%。其中夏粮3.11万吨,同比2011年下降12.1%,秋粮15.37万吨,同比2011年增长14.0%。

2012年,全区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为23.0万亩,产量达3.70万吨,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5.0%和21.2%;蔬菜种植面积20.40万亩,产量达76.10万吨,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14.8%和37.5%;瓜类种植面积为0.43万亩,同比2011年下降32.2%,产量1.28万吨,下降22.0%;枸杞种植面积为8.0万亩,同比2011年增长13.6%,总产量达0.8万吨,同比2011年增长6.7%。

2012年末,全区畜存栏8.5万头,同比2011年增长0.2%;出栏4.9万头,同比2011年增长1.1%。其中:牛存栏8.30万头,同比2011年增长2.7%,出栏4.87万头,增长3.0%;羊存栏28.20万只,同比2011年增长11.7%,出栏27.20万只,增长0.4%;生猪存栏3.50万头,同比2011年增长18.8%,出栏3.50万头,同比2011年减少8.8%。全年禽蛋总产量达1972吨,增长59.5%;肉类总产量1.67万吨,同比2011年增加7.7%;奶类总产量1603吨,同比2011年增长30.9%。

第二产业

2012年,原州区实现工业增加值9.9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0%,增幅同比2011年下降6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5.0%,增幅同比2011年下降285.4%。全年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呈“N”字型走势,增速从一季度的5.3%上升到二季度的16.2%,三季度又回落到10.8%,四季度又回升到15.0%,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7%,比2011年下降29.4%。

2012年,全区工业销售产值为13.5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2.5%。其中,国有企业为80.9%。

2012年,全区7家(不包括六盘山热电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7.5%;亏损企业3家,亏损面为42.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为2156万元,同比2011年增亏25.8万元,实现利润-70.5万元,同比2011年下降46.5%,利税总额939.3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3.09倍。

2012年,全区具有资质以上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家,完成产值19.2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0.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6.7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2.6%,实现增加值7.95亿元,增长38.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87.8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7.03万平方米,同比2011年分别增长34.7%和103.5%。

第三产业

2012年,全区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1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5.9%。其中地方项目完成投资47.5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6.7%,厅局反馈投资7.40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3.3%,房地产开完成投资14.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40.3%。在地方项目中,*产业完成投资2.8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39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99.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9.3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8.9%。

2012年,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22亿元,增长40.3%。其中住宅投资6.80亿元,同比2011年下降15.8%。施工面积187.83万平方米,增长34.7%,,其中住宅136.33万平方米,同比2011年增长14.8%;商品房竣工面积67.03万平方米,增长103.5%,其中住宅57.57万平方米,同比2011年增长92.2%。

2012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4.8%。分城乡市场看,城市市场累计实现零售额13.28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7.4%;农村市场累计实现零售额7.7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6%,增速比城镇市场慢6.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6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3.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36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2.4%。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80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4.8%,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14.23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0.6%。

截止2012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34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0.6%,增幅同比2011年提高63.6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57.87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25.6%,增幅同比2011年提高6.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2.9%,增幅同比2011年回落4.6%。

2012年,全区实现保费收入12232万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中寿险收入5010万元,同比2011年减少36.8%;财产险收入7222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6.9%。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4715万元,增长12.5%。其中寿险赔付支出371万元,同比2011年减少63.7%;财产赔款与给付4343.69万元,同比2011年增长37.2%。

2012年,全区实现邮电业务总量3.1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2亿元,增长13.7%;电信业务总量2.90亿元,增长28.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7.7万户,同比2011年增长11.9%。互联网宽带用户数23.8万户(包括手机联网用户),同比2011年增长9.6%。年末邮政储蓄余额9.22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30.7%。

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18.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2万元。

交通区位/原州区

原州区位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的三角中心,101省道、312国道交汇于此,福银高速公路、宝中电气化铁路纵贯南北,固原支线机场已通航。

行政区划/原州区

原州区辖1个街道、8个镇、6个乡:中山街道、三营镇、七营镇、黑城镇、清河镇、开城镇、张易镇、彭堡镇、头营镇、中河乡、河川乡、官厅乡、甘城乡、炭山乡、寨科乡。

地方特产/原州区

银色珍珠白豌豆

用固原白豌豆精制的“龙粉”、“龙丝”、洁白如雪、性柔质韧、滑腻适口,可与绿豆粉媲美。而风味小吃豌豆凉粉、豆沙包子等,提起来也让人馋涎欲滴。

人口民族/原州区人口

2012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6.1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3.44万人,女性人口22.6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9%和49.1%;全区非农业人口14.45万人,农业人口31.6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1.3%和68.7%。据2012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区人口出生率15.84‰、死亡率5.76‰,人口自然增长率10.08‰。全区计划生育率为87.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1.3:100(以女性为100)。年末全区常住总人口42.4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8万人,乡村人口26.75万人,城镇化率达36.95%,比2011年提高1.78%。

民族

区内主要少数民族为回族,人口22.47万人,占总人口的48.7%。

社会事业/原州区教育事业

2012年,原州区新建、加固校舍面积102031平方米,改造学校76所。经费保障机制稳步实施,落实“三免一补”资金4868万元,惠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3万人次。2012年全区有各级各类学校248所(包括宁夏师范学院和固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103440人,教职工总人数为5086人,其中专任教师4937人,全区初中毕业生毕业率达到99.9%。“全区适龄儿童、少年、残疾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0%、99.5%、91.2%,15、17周岁人口完成率分别达到99.9%、93.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1%。教育强乡镇覆盖率达到100%。高考录取总人数达到4399人,录取率82.5%,比2011年提高了8.3%。中考平均分474分,及格率76.9%,位列全市*。

科技事业

2012年,原州区借助宁夏区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力量,争取和实施国家、自治区、固原市科技项目20项,其中,续建项目4项,新争取项目16项;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92期,培养科技示范户120户,培养种植能手120人,培训农民1200人。共争取科技特派员项目13项,开展了宁南山区肉牛高效养殖示范、棚圈建设示范以及青贮饲草打捆包装示范。与宁夏大学成功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签订了教育、文化旅游、林业、生态移民四项子协议,创建宁夏马铃薯种薯繁育创新中心、宁夏农村信息化(固原)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和支撑服务平台。

文化事业

2012年,原州区先后组织农村、社区文艺演出团体、自乐班演出780多场次;组织承办了“须弥之夜”大型文艺晚会;举办“福馨园”杯城乡青年歌手大赛、文明单位文艺汇演、“清凉夏日”等广场文化活动46场次。在固原博物馆主办了固原市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建艺术)展览会。承办了中国·六盘山冷凉蔬菜节大型文艺汇演。完成了西北农耕博物馆外装修、布展等全部建设工作。争取广播电视“户户通”项目为全区64138户农户安装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64138套。放映电影2764场次,其中放映广场电影520场。坚持图书馆积极开展免费开放工作,2012年订阅各种报刊22种33份,杂志70种73份,共接待各类读者76584人次,借阅各种图书资料83120多册次,开展送图书下乡8次。

卫生事业

2012年,全区18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及210家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基本药物已100%纳入统筹城乡医疗保险目录报销范围。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家,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739人,卫生机构医疗实有床位2094张。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6.31万人,参保率达到96.84%。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24%、13.11%、15.94%。

体育事业

2012年,原州区举办庆元旦职工环城赛,元旦、春节百村农民篮球赛,全区职工运动会,老年柔力球比赛和原州区3人制篮球赛,职工第九套广播体*赛等体育赛事7次,举办乡镇各种群众性体育活动20多场次。参加自治区第九套广播体*并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参加自治区青少年田径比赛和跆拳道比赛,共获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4枚和跆拳道团体三等奖,并获得田径团体总分第七名的好成绩。

社会保障

2012年,全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63人,其中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72人,公益性岗位安置235人,登记在册的城镇失业人员1011人,登记失业率为3.68%。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总额6.9亿元,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零”。为符合条件的563名失业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210万元;向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临时物价补贴4.30万元,审报“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621人,享受社保补贴资金387万余元。对全区城乡低保进行重新界定和清退,共清退农村低保对象2326户6212人,城市低保对象1688户3694人。对新增376位农村80岁以上老人和2516户5462人农村低保对象进行了摸底、建档、核查、审批、津贴发放工作。为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201人办理了老年补助,发放老年补助金42850元。

生态环境

2012年,全区饮用水和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城市空气优良质量天气数337天,占全年总天气数的92.3%,区域噪声平均值52.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8分贝。

2012年,全区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万亩,绿化道路206千米,营造林1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3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全年四旁植树72万株。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12.7%,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安全生产

2012年,全区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5起,死亡23人,受伤84人,同比2011年分别下降9.5%、8.0%和1.2%。直接经济损失25.37万元,同比2011年下降70.3%。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66起,死亡23人,受伤84人,直接经济损失16.44万元;火灾事故发生39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8.93万元;工矿商贸无事故。

基本概况/原州区

原州区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北麓,海拔在1450-2825米之间,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辖8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229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48万多人,其是农业人口占83.5%,回族人口占43%。原州,得名于北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名胜古迹遗存丰富,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石窟、城堡、军寨、古墓葬440多处,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北魏的漆棺画国内仅有,北周的波斯流金银壶和汉代的青铜鎏金摇钱树世界仅存。古丝绸之路佳话传奇,战国秦长城雄宏壮观,须弥山石窟美仑美奂。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凉爽的气候条件是避暑观光的佳地。原州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一片发展的热土。

境内有煤炭、石英砂、石灰岩、石膏、芒硝等矿产资源15种,其中品位高、质地好的玻璃原料--石英砂储量达1.3亿吨之多;有木本植物200多种,草本植物36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粮油作物19种,盛产小麦、玉米、土豆、莜麦、胡麻、芸芥、油菜籽、向日葵等。小杂粮、牛羊肉、土豆系列产品、甘草、麻黄、枸杞、蕨菜、瓜果、酿酒、铸造等都在宁夏享有盛誉。

原州区交通便利,电力充裕,信息快捷,是一块开发的宝地。境内有101省道、312、309国道三条公路交汇,宝中(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贯通。已建成变电站33座,总容量787400千伏安。2003年底市话程控自动交换机容量60969门,电话装机总户数24568户,移动电话用户26428户,有线电视入网16000户,计算机因特网上网用户2185户。

全区乡乡通公路、通电信,村村通电视、通电话。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全区二00三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亿元。乘改革开放之航船,扬西部开发之风帆,原州人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将用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良的秩序、更优质的服务、更优美的环境迎接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原州区发展。

名胜古迹/原州区战国秦长城

须弥山石窟

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南麓,有一百多处石窟,总称“须弥山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是梵文,意为金山,该窟初建于北魏年代(公元4-6世纪),以后历代均有扩建,迄今仍保留有20多个洞穴。

其中北周造像较为精美,隋代的造像风格淳朴,唐代造像面形丰满,表情安详,了解石窟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资料。

过大佛楼,参观子孙宫。北魏的石窟大多集中于此。子孙宫山崖前部的第14窟是须弥山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内,佛像雕绘结合,色调古朴,其造型与云冈、敦煌石窟中北魏前期的造像极为酷似。第24、32窟比14窟稍晚,窟内佛像已是一佛二菩萨,从这些以“秀骨清相”为特点的一佛二菩萨造像中,可以看出这是北魏孝文帝以后的作品。

须弥山佛光

须弥山宏伟华丽、造像众多的石窟,如第45、46、51窟等,都是北周(557~581年)开凿的。圆光寺后的第45、46窟和相国寺后的第51、67、70窟,每窟都有高6-7米的造像40余尊,龛内立佛多为一佛二菩萨,刻工精美。除此外,龛额上有各种小佛,龛座下有手执各种乐器的伎乐人,窟顶有围绕塔柱翱翔的飞天浮雕,真是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和敦煌、龙门石窟一样,须弥山最繁荣的时期是唐代,这可以从第5窟(弥勒坐佛)、第10、12、20、54、62、68、105诸窟中雕刻的众多菩萨像中感受到。这些菩萨像多为一手提瓶的袒臂露脐的女性形象,身着天衣,胸挂璎络,腕配环钏,面貌端丽,姿态秀美。唐代有“宫娃如菩萨”之说,其实是“菩萨如宫娃”,这是佛教雕刻艺术中现实主义的部分,给人以美的享受。须弥山石窟还有唐、宋、西夏等各个时代的题记多处,这些题记,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

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各沟之间都已架梯搭桥,以方便游览。

明代古城墙魁星楼

二十里铺拱北

自然资源/原州区

原州区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北麓,海拔在1450-2825米之间,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辖8镇6乡1个街道办事处229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全区总人口48万多人,其是农业人口占83.5%,回族人口占43%。原州,得名于北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名胜古迹遗存丰富,新石器文化遗址、历代石窟、城堡、军寨、古墓葬440多处,出土珍贵文物上万件,其中北魏的漆棺画国内仅有,北周的波斯流金银壶和汉代的青铜鎏金摇钱树世界仅存。古丝绸之路佳话传奇,战国秦长城雄宏壮观,须弥山石窟美仑美奂。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凉爽的气候条件是避暑观光的佳地。

原州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一片发展的热土。境内有煤炭、石英砂、石灰岩、石膏、芒硝等矿产资源15种,其中品位高、质地好的玻璃原料--石英砂储量达1.3亿吨之多;有木本植物200多种,草本植物36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粮油作物19种,盛产小麦、玉米、土豆、莜麦、胡麻、芸芥、油菜籽、向日葵等。小杂粮、牛羊肉、土豆、系列产品、甘草、麻黄、枸杞、蕨菜、瓜果、酿酒、铸造等都在宁夏享有盛誉。原州区交通便利,电力充裕,信息快捷,是一块开发的宝地。

境内有101省道、312、309国道三条公路交汇,宝中(宝鸡--中卫)电气化铁路贯通。已建成变电站33座,总容量787400千伏安。2003年底市话程控自动交换机容量60969门,电话装机总户数24568户,移动电话用户26428户,有线电视入网16000户,计算机因特网上网用户2185户。全区乡乡通公路、通电信,村村通电视、通电话。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蓬勃发展,全区二00三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3亿元。乘改革开放之航船,扬西部开发之风帆,原州人将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也将用更优惠的政策、更优良的秩序、更优质的服务、更优美的环境迎接海内外有识之士来原州区发展。

“原州区人民政府”该网站的即时热度是( 557°)


原州区人民政府于2022-04-05被收录在GPS网址导航(http://www.gpsdao.com/)的政府组织分类中,原州区人民政府网站介绍是由第三方申请者投稿或网友分享而来,由于本站对收录的网站没有管理权,并且原州区人民政府的内容随时都在变化,本站无法随时对其进行监督 ,所以本站保证不了该网站的内容真实有效,请大家在查阅原州区人民政府信息时,自辩真伪,希望您可以理解。


如果访问原州区人民政府时发现网址失效或原州区人民政府与本站介绍的内容不符,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热门网站推荐